生活中,父母常常需要对孩子说“不”:当宝宝做出危险或不适宜的动作、行为时,爸妈必须说“不”来制止,但你可以换个方式说“不”,同时更积极地建立一个“可以”的环境,让孩子既能自由探索,又能建立行为规范。有时,宝宝出现被禁止的“危险”动作,其实是要引起你的注意,逗你开心,或是想尝试看看。 在宝宝探索动机最强的时期,引领右脑专家建议少用“不行”。我们要让宝宝学会的是某些动作、某些行为、某些地点是危险的、不适宜的。像宝宝爬楼梯,是他对自己大肌肉的挑战与训练,我们可以对宝宝说:“宝贝,太快了,很危险,要慢慢地、一步一阶地走。”又比如宝宝喜欢把玩具往地上摔,我们知道他在观察物体掉落的现象,我们可以说“宝贝,丢小车子砸到脚会痛的,你想玩丢东西的游戏,那我们来玩球。” 当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带着宝宝不断重复正确的、适宜的动作,同时不断给予鼓励与信心,有了正向的示范,宝宝模仿的同时,也学会了好的行为模式。你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扮演、甚至说故事,让宝宝学习“不行”的界线。积极地提供一个清洁、安全无虞的环境,让他可以自在地探索。在“可以”多于“不行”的环境下,宝宝能够从爸妈的态度、爸妈的应对与行为模范中,更容易学习自制、学习调整自己! 最后,我们首先要明确,对孩子说“不”,最根本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停止某种错误的行为和交给孩子正确的做法!带着这个最终目的,引领右脑建议家长可以从这6个方面做起,有效地对孩子说“不”。 一、说“不”的频率别太高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当我们看到孩子某些不合自己心意的行为时,千万不要总是说“不要······”、“别······”、“这个不行”、“那个不许”,总是禁止、否定孩子行为很容易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孩子会变得畏手畏脚、遇事容易退缩;或者走入另一个极端,对父母感到厌烦,事事和父母对着来。因此,父母对于生活中的大事小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拿捏好分寸。一次性的重点解决,效果会好过屡次三番不痛不痒的习惯性说“不”。还有的事情,反而可以顺着孩子的行为,让他体验到自然后果,自己就会长记性,比如赖床迟到,结果就是会被老师批评。 二、先共情,再说“不” 比如孩子睡前非要吃糖,家长首先表达理解,“我知道你现在很想吃这个糖”,“这个糖看着是很好吃呀”,再给出具体的建议,委婉说“不”。 这些话,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话是被父母听进去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尊重和接纳,心理上会解除对父母不信任、抵触的防线,从而顺利接受父母的信息。 三、让孩子看到你的坚持而不是情绪上的愤怒 有些父母,在对孩子说“不”时总是情绪先行,大发脾气、暴跳如雷,有时这样做的确可以快速“制服”孩子,让他听话,但是教育的效果却容易打折扣。而明智的家长,在对孩子说“不”时,会保持情绪的稳定,重在对孩子表达清楚“不能这样做”的原因,从根本上达到了教育目的。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是一种试探,比如说好的玩30分钟手机,还要再玩一会,家长只要有一次松懈了,孩子就会觉得这是可以商量的,一次次去挑战你的底线。家长的重点应该是能坚守住原则,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不轻易妥协。 四、用规则代替唠叨 家长与其在孩子每次犯同一个错误时反反复复唠叨,不如及早就定好规则,用规则约束孩子的行为。 比如每天的作息时间表: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玩耍;良好的习惯:每天自己收拾书包、每周收拾一次自己的房间;禁止的行为:吃饭时不能看电视、睡前不许吃零食等。该定下的规矩,在和孩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具体成清晰明确的规则,并和孩子一起执行。 五、及时肯定孩子的正面行为 对孩子说“不”其实是一种很消极的语境,总是在限制孩子的各种想法和行为。所以有些时候,家长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抓住孩子做得好的一次,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比如孩子平时都会赖床,某一次按时起床了,就要抓住这个时机,具体地夸一夸孩子:“你今天按时起床了,做的非常好哦!要是每天都能保持就更棒啦。” 六、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或提供有限的选择 有些时候对孩子说“不”他不听,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指令不够明确,孩子会产生“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的疑问。比如孩子吃完饭就要玩手机,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选择和爸爸玩飞行棋或者妈妈一起看绘本。”我们给孩子的指令越具体,孩子从接受信息到行动起来的效率就会越高。 教育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引领右脑! |